在冷链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,小型冷库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。小型冷库凭借其可靠的性能,成为众多用户的选择。不过,要想让小型冷库机组发挥最佳效能,规范的安装与调试至关重要。下面,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型冷库安装机组的过程和注意事项。 安装小型冷库机组,安全是首要前提。操作工人必须做好防护措施,佩戴护目镜、头盔、手套,身着专业工作服和安全鞋,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受到意外伤害。 安装所需的工具种类繁多。岐型压力表、氟瓶、平头螺丝刀、活口扳手等,是进行基本安装操作的必备工具;钳型万用表用于检测电路电流,温度测量表则能监测各部件温度,确保设备运行在合理区间;焊接设备(包括焊料、助焊剂)用于铜管连接,而铜管、电源线等是冷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;水平仪用于保证设备安装的水平度,避免因倾斜影响运行效果;真空表、真空泵用于抽真空,为冷媒充注创造良好条件;此外,还有剥线钳、弯道器、割刀等辅助工具,以及肥皂泡沫用于检测系统是否泄漏,保温材料用于减少热量散失,电子秤用于精确计量冷媒充注量。 热力膨胀阀是冷库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,其安装位置对系统性能有一定影响。通常情况下,热力膨胀阀放在库外,与库内蒸发器保持一段距离。若阀门距离蒸发器长度在 5 米以内,对系统性能的负面影响极小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;但如果距离过长,就需要考虑其对制冷系统效率的影响。 另外,库内环境也会影响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。若库内为酸性环境,容易腐蚀阀门毛细管和感温包,此时建议将热力膨胀阀放在库外;若要放在库内,则必须做好防腐蚀处理,比如刷防腐蚀漆等。 在抽真空过程中,有几个关键要点需牢记。其一,电磁阀需要单独上电,这样才能保证抽真空的顺利进行;其二,高压侧和低压侧要同时抽空,确保系统内的空气被彻底抽出;其三,严禁在抽空过程中给压缩机上电,否则可能会损坏压缩机。 冷媒充注也有严格要求。液管充注量不能超过总量的 80%,而冷媒总量需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确定,可通过系统的内容积和运行的标准工况进行计算。在实际充注过程中,严禁为了加快速度而关闭低压阀门或者进行低压侧液体大量充注,否则会对系统造成严重损害。 不同的制冷剂,其压力保护设定值不同。采用 R22 制冷剂时,低压应大于 0.6 bar,高压应小于 23.0 bar;采用 R404A 制冷剂时,低压需大于 1.0 bar,高压要小于 27.0 bar。同时,严禁将压力开关在任何情况下短接,否则会使设备失去压力保护,引发安全事故。 判断制冷剂是否需要补充或过量,可通过多种现象来确定。当供液管路视液镜观察不到半液、储液器下部视液镜无液体或不满液,系统高低压同时偏低、压缩机吸排气过热度偏大,以及库内阀后和蒸发器入口附近结霜但出口侧无霜时,说明可能需要补充制冷剂。反之,若储液器上部视液镜满液、系统高压偏高、压缩机电流偏大,且系统伴有回液现象,调节膨胀阀开度时系统变化不明显,则表明制冷剂可能过量。当供液管路视液镜满半液以上、储液器下部视液镜满液(需参考环境温度),系统高低压和吸排气过热度正常,蒸发器侧蒸发温度和库温换热温差正常时,基本可以判断制冷剂充注完成。 调试冷库机组是否完成,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判断。过热度应维持在 5 - 15K,库内冷风机和室外机组冷凝器的换热温差都要低于 15K,同时,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要低于 100 摄氏度。只有这些指标都满足要求,才能确保冷库机组正常运行,达到良好的制冷效果。 总之,小型冷库安装机组的过程较为复杂,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,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,都可能影响机组的可靠性和制冷效果。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,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,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。希望通过以上介绍,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小型冷库安装机组的相关知识,让冷库设备发挥出最佳性能,为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。